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知识

明太宗改为成祖的原因(嘉靖皇帝为什么改太宗为成祖)

时间:2022-11-16 18:24:53 作者:优美文章达人 字数:7719字

公元1521年,喜欢玩乐,一生颇具争议的明武宗正德皇帝驾崩,其堂弟朱厚熜以藩王身份登基称帝,朱厚熜就是对明朝后期产生重要影响的嘉靖皇帝。

然而,令后人感到费解的是,嘉靖皇帝竟然在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竟然把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的庙号由“明太宗”改成了“明成祖”。

嘉靖皇帝和大礼仪事件

正德十六年农历三月,正德皇帝朱厚照因病驾崩,年仅31岁。由于朱厚照无子,其皇位谁来继承就成为了悬而未决的问题。明朝首辅杨廷和援引《皇明祖训》“兄终弟及”的规定,请明宪宗朱见深的另一个孙子,明宪宗第四子兴献王朱祐杬的儿子朱厚熜登基称帝。

自此,明朝皇位的世袭发生了乾坤大挪移:从明宪宗第三子,明孝宗朱祐樘一脉转移到明宪宗第四子兴献王朱祐杬一脉。

按照中国古代帝王继承的规则,明宪宗的第三子,明孝宗一脉是“根正苗红”的大宗,而兴献王一脉,其身份只是藩王,在“皇家族谱”中为小宗。

从小宗变成大宗,对于朱厚熜本文而言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为了突出登基的合法性,朱厚熜就萌生了把父亲,兴献王朱祐杬追封为“皇帝”的想法,让自己这一脉变成“根正苗红”的大宗。

父亲没当过皇帝,坐上龙椅的儿子要把父亲追封为皇帝,嘉靖的这种想法在遵循孔孟之道的大臣们看来是“离经叛道”。关于父亲是否为“皇帝”的名分问题,嘉靖皇帝和以杨廷和为首的大臣展开了长达3年的博弈。

在博弈最激烈的时刻,数百名大臣在文华殿门外跪哭,希望嘉靖皇帝遵循大臣的意愿,不要将父亲兴献王尊为皇帝,但嘉靖固执己见,命令锦衣卫逮捕五品以下的大臣134人,四品以上大臣86人停职待罪。

1524年七月十六日,嘉靖正式追封母亲为皇后,原来的兴献王墓按照皇陵规格进行修建,这就是位于今天湖北钟祥市的“明显陵”。大礼仪事件以嘉靖皇帝的全胜而告终。

父亲成为“皇帝”,牌位摆在哪里?

大礼仪事件结束后,嘉靖皇帝终于牢牢地掌握了皇权。他在位初期励精图治,革除明武宗时期的弊政,明朝国力焕然一新。

到了嘉靖十七年,嘉靖皇帝又给其父亲上谥号“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也就是“明睿宗”。

然而,虽然嘉靖皇帝的父亲,兴献王朱祐杬成为了追封的皇帝,但父亲的牌位没有进入太庙供后世祭奠。这样一来,“明睿宗”的实际地位依然比其他明朝皇帝低了很多。这种情况自然是嘉靖皇帝无法容忍的。

可要将“明睿宗”的牌位送到太庙,嘉靖皇帝就得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由于太庙面积有限,安放牌位的位置已经满了。嘉靖必须搬走一个皇帝的牌位,才能把自己的父亲牌位立入太庙。

为何明朝太庙供奉牌位的位置会“满员”呢?原来,明帝国太庙的前殿为享殿,面阔9间房,每一间房子供奉一位“祖先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追封其高祖父为“明德祖”,即为大明帝国的“开山鼻祖”,享有永远不离开太庙的“特权”。等到明英宗的牌位进入太庙后,明朝太庙就满了。

明宪宗朱见深在位时期,明朝太庙供奉的牌位顺序是“明德祖(朱元璋高祖父朱百六,追封)、明懿祖(朱元璋曾祖父朱四九,追封)、明熙祖(朱元璋祖父朱初一,追封)、明仁祖(朱元璋父亲朱世珍,追封)、明太祖、明太宗、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

等到明宪宗、明孝宗和明武宗的牌位进入太庙后,朝廷就把朱元璋曾祖父、祖父和父亲的牌位搬走,嘉靖皇帝在位时期,明朝太庙的牌位顺序分别是:明德祖、明太祖、明太宗、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明宪宗、明孝宗和明武宗。

嘉靖皇帝要把“明睿宗”的牌位送入太庙,这9个牌位都满了。按照常理,嘉靖就得把一个祖宗皇帝的牌位移出太庙。

按照移除的顺序,朱元璋曾祖、祖父和父亲的牌位都移走了,这搬移牌位得要搬走朱元璋本人的牌位。

但朱元璋是事实上的明朝开国皇帝,移除他的牌位肯定是不可能的。明太祖牌位无法移出,朱棣牌位能移出去吗?也不行。“永乐盛世”太深入民心了。

最终,嘉靖皇帝围绕父亲牌位进太庙做了两件事情:

1.将在位不到1年的明仁宗朱高炽的牌位搬出太庙。

2.将朱棣谥号从明太宗改成明成祖,抬高朱棣在太庙中的地位。

明太宗改成明成祖的幕后原因

嘉靖把朱棣谥号从明太宗改成明成祖,原因到底是什么?

说得简单点,借提升朱棣在太庙中的地位,巩固嘉靖本人的皇权。

明朝皇位的传承以靖难之役为节点。靖难之役之前,明朝皇位传承是在太子朱标一脉掌控着,由于朱标去世的早,朱元璋就把皇位传给了皇太孙朱允炆。

然而,错误的削藩政策和其他内外原因,朱允炆在位4年就被朱棣赶下了龙椅。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再造河山”,成功登基称帝。

明朝皇位传承从朱标一脉转到了燕王朱棣一脉。为了体现朱棣登基的“合法性”,朱棣的庙号就成了唐朝开始帝国第二位皇帝的固定庙号——太宗。

“太宗”这一谥号的言外之意是:由于朝廷不承认建文帝的合法性,朱棣就是继承朱元璋帝位的第二代合法接班人。和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的地位完全相同。

等到嘉靖皇帝在位期间,明朝在朱棣一脉手里已经统治了100多年,由于朱棣等皇帝采取严格的削藩政策,尽一切努力压制藩王的权力。

在嘉靖皇帝时期,地方藩王已经没有任何能力敢挑战嘉靖的皇权。为了提升朱棣的权威,巩固自己帝位的合法性,嘉靖就把明太宗的番号改成明成祖。

“祖”比“宗”的地位更高。只有开国第一代皇帝的谥号才能被称为“祖”, 而嘉靖把朱棣从“宗”升为“祖”,无疑给朱棣的地位“升格”。太宗和成祖这两个庙号最大的区别在于:太宗是继承太祖皇位的第二代皇帝,地位明显低于太祖。

而成祖这一谥号等于承认,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是“再造河山”,其创造的永乐盛世永垂史册。这样一来,朱棣和朱元璋就成为“明朝二祖皇帝”,朱棣的地位几乎和朱元璋平起平坐。

当然,对于朱棣的后代嘉靖皇帝而言,朱棣的靖难之役让燕王一脉子孙成为大明帝位的享有者。没有朱棣的靖难之役,嘉靖皇帝朱厚熜不可能登上龙椅,其身份很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王爷或低级贵族。

而抬高朱棣在太庙中的地位,等于让以藩王身份继承大统的朱厚熜赢得以朱棣后代为主的明朝宗室王爷的更多支持。

进而在“大礼仪事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朱厚熜帝位的合法性,巩固朱厚熜至高无上的皇权。

当朱棣地位被提升之后,嘉靖就把在位时间不到一年的明仁宗牌位搬出了太庙,把自己父亲,没当过皇帝又被嘉靖追封为皇帝的“明睿宗”牌位送入太庙。

总而言之,改朱棣庙号举动的背后反映出嘉靖皇帝不惜一切代价巩固自己帝位合法性,争取宗室支持的深层原因。

由于嘉靖本人是以藩王身份登基的皇帝,他必须采取一系列手段,稳固皇位,证明自己等级的合法性,让皇位在兴献王朱祐杬-嘉靖这一脉千秋万代的传下去。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