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知识

元曲四大家是谁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元曲主要人物介绍)

时间:2022-09-21 16:49:43 作者:豆瓣评书 字数:3920字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烂的花朵,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那么,我们经常说起的”元曲四大家“是指哪四位?他们各自又有哪些代表作?

元曲四大家,指的就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这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当然,史上还有其他说法,不过都未见流行。

关汉卿(1219年-1301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号已斋叟,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汉族,解州人(今山西运城),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人,及祁州(今河北安国)人等说。

关汉卿的剧作,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代表作《窦娥冤》、《望江亭》、《单刀会》、《拜月亭》、《鲁斋郎》、《调风月》等,数百年来长演不衰。

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圣”。

白朴(1226年-1306年),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

他是汉族人,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

主要代表作《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裴少俊墙头马上》等。

这些作品在他生前就已编订成集,名曰《天籁集》。其作品主要是历史题材,剧情多为名人、才子韵事,承袭元好问长短句格调,跌宕沉详,天然古朴。

马致远(生卒年不详),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

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

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他的作品以反映退隐山林的田园题材为多,风格兼有豪放、清逸的特点,代表作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等。

郑光祖(生卒年不详),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郑光祖(生卒年不详),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据史书查据他“为人方直”。

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作品内容离现实较远,主要以男女爱情和历史题材为主,代表作主要有《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慑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

郑光祖从小就受到戏剧艺术的熏陶,青年时期置身于杂剧活动,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享有盛誉。

我国戏曲艺术经历了一个漫长孕育和发展的过程,宋金时期渐趋成熟,到元代时杂剧兴盛,成为我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

当时有姓名记载的杂剧作家就有80余人,其中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贡献最为卓著,影响最为广泛。

他们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杂剧创作成就,因此后人称他们为"元曲四大家",并已被历史公认。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