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作文库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第六集《互鉴通和》观后感心得2021

时间:2022-09-24 10:09:59 作者:语文迷 字数:17439字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深刻再现中国新疆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多种文化融合互通。那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第六集《互鉴通和》观后感心得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第六集《互鉴通和》观后感心得,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第六集观后感心得篇一

纪录片在记录历史与反映现实面前,常凭借其客观性、现实性等特点,跨越诸多不同社会历史文化的现实差异,利用真实的画面、公允的解说、详尽的数据等手段真切地呈现我们所处世界的一隅或是历时的变迁,深深打动着观者,引发启迪和思考。作为具有国际化属性的文化产品,其也具有跨语言、跨文明传播的优势。

近日,正在热播的八集历史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第一次以历史、民族、宗教、文化四大维度,在中华文明的大视野、中华文化的大立场下,向公众讲述着我国新疆地区的五千年历史脉络,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新疆的命运始终与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边陲、深居亚欧大陆腹地,自古以来便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也是多种文明和宗教传播汇聚之地。自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以来,新疆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历代中央政府在西域设官建制、颁布政令,对新疆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给予其悠久而厚重的历史以尊重,才能让历史的印记讲述事实。

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以“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为创作宗旨,历时近两年,拍摄珍贵文物500多件,探寻重要遗址遗存百余处,用充满魅力的镜头语言记录下了历史存在的诸多事实。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用航拍镜头,从空中俯视,从人们无法直观感受的空中视角展示了重要遗址全貌。镜头飞过天山南麓的轮台西域都护府古城遗址,也穿越过交河故城,一座座城郭遗迹,壮观辽阔,宛若一艘古老的大船,航行在历史的瀚海之上,让我们得以目睹在中央的统治下,古代各时期西域的繁华与鼎盛。

这部纪录片还以文物为切口,用清晰的视角细细描绘着每一处微小细节,光与影、明与暗在纸文书、木牍、铜币等文物上流动变换,极富艺术感的镜头让文物所经历的时间流淌都被一一展示与记录。

揭开历史的帷幔,文物上记录的文字史实再一次向世人证实,新疆地区一直都与中华各民族血脉相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明。立足当下,让现实的画面还原本相。在中华文明的画卷上,中原和西域之间,文化共性的背后,是更深层的相融相知,才得以形成千百年来的多姿多彩。

在《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的镜头下,信仰伊斯兰教的塔吉克族妇女正在向空中抛洒面粉,持守着塔吉克族这一流传千余年的古老传统;新疆地区的古老清真寺采取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制,斗拱飞檐、雕梁画栋;福禄寿喜、梅兰竹菊等中国文人画艺术装饰着信仰的殿堂;多种宗教场所比邻而居,和谐共存……深刻揭示了在新疆这个多文化、多宗教并存的地区,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怀抱中孕育发展,多教互鉴通和、交融共存,才是新疆宗教关系的主流等一系列真相。

在“回溯历史,立足现实”之余,《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还通过大量的史实解说、场景还原、特效动画等,还原古代战场、遗址等,将历史完整有序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也通过壮美的航拍,将新疆巍峨的高山、浩瀚的沙漠、奔腾的河流、生机盎然的绿洲一一呈现,惊艳了感官。

无论从哪一种维度来审视现实与历史,新疆始终是中国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国际传播环境“西强东弱”,西方媒体垄断国际舆论,罔顾事实,片面误读中国报道,指手画脚,对我国治疆政策、宗教政策抹黑歪曲。近些年,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传媒、科技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国内外联系愈加紧密,国际国内的两大舆论场也逐渐打通。

我国主流媒体开始转变舆论策略,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开始主动参与到国际舆论的议题设置当中。从记录新疆暴恐事件的《巍巍天山·中国新疆反恐记忆》到揭露香港修例风波背后故事的《紫荆花开》,再到这部真实平和讲述新疆五千年历史发展脉络的《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凭借多叙述形式、多展现手法,无不深刻揭示了境内外极端势力行为的实质,真实呈现了在中国治理下新疆地区、香港地区的安定团结、发展进步。

在祖国的关怀下,新疆的建设必将发展建设得更加美好,一切的抹黑歪曲都将不攻自破,只是徒增笑料罢了。

总的来看,要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我们需要更多像《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这样的纪录片,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完善中国表达、树立中国形象。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第六集观后感心得篇二

七夕将至,把告白爱人的话留在私下,把告白新疆的话在这里大声说出来。二十几岁以来,与新疆虽没有不解之缘,也鲜有渊源,冥冥之中好像一直有一个“约定”。

有人说,“不来新疆不知中国之大”,占据中国1/6陆地面积,与8国接壤,对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来说,新疆是国内最遥远的存在,是远方的远方,除了海洋,这里拥有几乎所有的自然景观,冰川雪岭与戈壁瀚海共生,高山湖泊与无垠林海对望,有万顷碧波的草原,有光怪陆离的戈壁幻景、还有神秘莫测的大漠奇观。于是几经波折,在命运的牵引下我来到了魂牵梦绕的大漠边疆,至此以后,眼中满是巍峨的天山,心里深藏激扬的理想。新疆,咱们数年的藕断丝连,总算是修成正果,如今我怀揣初心与你“赴约”。

曾经未识,早有苗头,约定来日方长。2016年,大学毕业,23岁。把毕业旅行选在了西藏,那个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圣洁而纯净。西藏之行没有让我失望,与我想象之中的模样如出一辙,那是一个你去了还想去的地方。此行也给我原本不太完美的大学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往后提及皆是美好回忆与深刻感触。就是这年别人羡慕我考上了研究生,而我最羡慕胸戴“大红花”的西部志愿者,那句“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我耳边久久回响,在我心中一直埋藏。我想呀,神秘的西藏用旅行的方式已解锁,而同样神秘的新疆希望有幸可以生活于此,实现在“家长里短”的琐碎中感悟新疆、奉献青春。那是未经世事有志青年的满腔热血。

那年初识,心动不易,好想一路西行。2017年,硕士一年级,24岁。无意中看见了西部计划新疆专项宣讲团来学校的宣讲,针对的受众人群是大四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在满是大四学生的报告厅里,我默默坐在角落里听得津津有味,恨不得起身就要追随而去。于是极其害怕当众提问、发言的我,鼓起了十二分勇气,提出了我的疑惑:“如果去当西部志愿者了,在读学历怎么办?”这是一个可以解答的问题但这也是我最大的困惑,即使听到了回答“可以保留学籍,需要和学校协商”,但还是犹豫了。有一种消费叫“冲动消费”,当头一热,事后有时谈不上后悔但总觉得不值得。而面对这件事情,我好像也没有那么理智,冷静下来后,我知道了这其实是现实生活中的不现实,所以还是需要再沉淀一下。那是初生牛犊理想青年的追求抱负。

去年结识,认定是你,选择西部扎根。2019年,硕士三年级,26岁。面临毕业,必须择业。在学校的三年,言语间我流露着对西藏、新疆的向往,好像在开玩笑,但也好像是一本正经。后来总说我还是选择新疆吧,西藏海拔太高,我最爱的长跑不能进行是一件多么令人难过的事情。于是在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我报考了“新疆伊宁县”的一个岗位;辅导员招聘时,我报考了新疆阿拉尔市的塔里木大学;报考了新疆昌吉市的“千人硕士进昌吉”;报考了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公务员招录……越是临近毕业,我好像越是坚定地把自己的就业地点框在了新疆。那是坚定信念执着姑娘的最终选择。

这年朝夕相处,磕磕绊绊,却一往无前。2020年,终成了一名南疆基层公务员,27岁。二十不惑已经过去好多年,三十而已还又不甘心。终于在过年的时候可以跟人说我已经工作了,不再是学生;终于可以和从小就崇拜的基层公务员父亲谈基层工作,借鉴经验,对比差异,实现突破。总是在工作中怀疑和迷失自己,却也总是在服务百姓中找寻自己的价值。入户走访中,教小朋友学英语,“姐姐你好厉害呀,你和我们老师一模一样,你为什么不当老师呢,你如果给我当老师我会特别开心的”;疫情防控时,在社区服务居民,“姑娘,每天为我们跑上跑下测体温、倒垃圾、买菜、送药……真是辛苦你了,疫情过后,叔叔一定给你唱首歌”……点点滴滴,虽然事情很小,却足够温暖人心。那是深思熟虑别样追求后的基层感触。

新疆啊,来日方长,纸短情长,我想和你约定一起成长,一起进步,一起变得越来越好。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第六集观后感心得篇三

如果别人问我什么地方最美丽,我会毫不犹豫、骄傲自豪地说:“我的家乡最美丽”家乡是一座被鲜花簇拥的小县城,它就是被称为花城的新疆昌吉——呼图壁,这里四季景色诱人,是一个非常惹人喜爱的地方。

家乡的春天是海棠花盛开的季节,千亩海棠花园一朵朵海棠花娇艳绽放,粉的、红的、白的各种颜色,可美丽了!如果再仔细地观察海棠花,发现花瓣有八瓣或六瓣,叶茎是绿色的、杆是棕色的、皮肤皱皱的,像老爷爷的脸一样。海棠花依次开放,有的开放、有的凋谢、还有的含苞欲放。在温暖的春风里,美丽的蝴蝶仙子和勤劳的小蜜蜂弟弟在花丛中自由自在的跳舞。挨挨挤挤的花朵争先恐后的向游客们展示着自己美丽的容颜。好像在说:“我漂亮吧”!游客们脸上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用手机拍着美景,分享给亲人和朋友。啊!真是,“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在炎热的夏天,世纪园就成了人们的好去处。世纪园的广场上有许多老爷爷们在打太极拳,左一下、右一下,帅气极了。有阿姨在跳广场舞,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转来转去,好看极了。孩子们在玩捉迷藏的游戏,这躲躲、那藏藏,玩得可开心了,还有翠湖上面总是有形态不一的船在水上航行,像在水里嬉戏的小鸭子。有些淘气的孩子坐着小船追着大船到处乱跑。最壮观的就要数喷泉了,下午八点左右,广场上的喷泉随着优美的音乐声喷出形状各异的水珠,喷泉下安装了许多彩灯,紫的、蓝的......在灯光的照射下,喷泉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的像珍珠帘子、有的像云朵、还有的像数字8......美丽得无法形容了。孩子们光着小脚丫在喷泉里嬉戏打闹。小径上空郁郁葱葱的树木把天空遮得严严实实,人们悠闲地在小径上散步。

送走了夏天的炎热,迎来了秋天的凉爽。而此时的世纪园里,红的、黄的树叶落满了整个亭子,小径、草坪,也落到了人们的身上。秋风吹过,落叶像蝴蝶翩翩起舞,踩在脚下的落叶发出“嚓嚓”的声音,整个世纪园没有了夏日的热闹,而古老的铜钟旁,十二生肖栩栩如生,小老鼠机灵的在石头上爬上爬下,黄牛自豪地亮出那坚硬的角,目视前方,神龙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小狗坚定地守在自己的岗位,老虎威风凛凛地站在山坡上......百草园内,大部分花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没精打采地低着头,而菊花仙子不怕冷,仍然昂着头、挺着胸,而且散发着淡淡的香味,欣赏着美丽的菊花,不禁使我想起了一句诗“百花谢后无顶冠,唯胜王者一片菊。”

寒冷的冬天来了,冬爷爷连忙为田野、树木、花园、房屋、做了一件厚厚的白棉袄,家乡的公园里,泛着银光的雪地,踩在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宽阔的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像一面大大的镜子。我和小伙伴们拿起了小铲子玩了起来,打雪仗、滚雪球、堆雪人,玩得可开心了。我们在雪地里欢蹦乱跳,大声说笑,欢快的笑声荡漾在公园的上空。令我惊奇的是这么冷的天尽然还有人在做晨练,有调皮的孩子也跟着大人有模有样地锻炼。啊!,冬天虽然寒冷,但景色还是很美,家乡的冬天是个银色的世界!

这就是我的家乡,怎么样?美吧?然而更美的是家乡的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只要你到他家去做客,他们总要让你坐到榻榻米床上,尝尝他们亲手做的烤馕、烤肉串、手抓羊肉......而且我还有个维吾尔族小朋友“沙力江”呢,忘不了每次到他家去,他妈妈古丽阿姨的热情款待和沙力江之间的嬉戏玩耍的情景。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家乡勤劳、淳朴、善良的人民的建设下,家乡会更加美丽富饶,欢迎您来做客。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第六集观后感心得篇四

这是来到新疆的第二天,跟着阜康厦门实验小学结交的小伙伴王秋予和林海啸游览天池后,到景区的住房休息,那里不是我们平时住的宾馆而是像蒙古包的毡房。

那绽放的是哈萨克民族的家,因为他们春、夏、秋都要搬家,所以毡房都是可以拆卸和搬运的圆形房子,到了冬季才在冬牧场修建平顶土房。毡房一般就地取材,用红柳做成圆栅和顶,构成立架,然后在木栅外围上芨芨草编成的墙篱,再包上毛毡。顶部有天窗,覆以活动的毡子,用以通风。有的房顶毡上饰有红色或其他色彩图案。他们的门通常都是向东开的。

来到毡房,大家都把鞋脱了,走到了将近有20平方米的大毡房,周围放置了20多套被子、枕头、铺垫。在毡房里摔倒根本不必怕,因为地上有铺着的毯子,摔下去也有缓冲,因此我们玩起了摔跤大赛。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玩摔跤,两个人手搭着对方的肩膀依靠双脚的“进攻”将对方绊倒就算赢。当然,摔跤与体形的关系也很大,如果你比较大个,身体重,对方也就不容易将你绊倒。可是我这种身材瘦、身体轻的人自然要摔在地板很多次。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决”结束了,可是学生与老师的“对决”却开始了。我召集了两个弟兄:任常建、林海啸,一起跑到杨老师杨辅导员面前,我抓住杨老师的左手、任常建抓住杨老师的右手、林海啸正面进攻,“三管齐下”把杨老师撂倒在地。杨老师“发火”了,把我们仨个一个个摔倒在地。

我们玩够了,也该吃点东西了。正巧毡房门外有卖羊肉串的,就走上前买几串。我握着羊肉串的柄吃起来,热乎乎的羊肉串进了我的嘴,贼烫贼烫的;吃进去没啥感觉,可回味的时候舌头麻麻的,那种滋味台爽了。一串、两串,好像一晃就没了。如果还能再吃我一定能吃一大盘……

太阳闪到了太阳的那头,月亮来到了我们的这头,我一看手表已经十一点了。回到毡房铺下铺垫、放好枕头、打开被子‘Ready’睡觉,由于只有两间毡房男一间、女一间,而且人多,20多个人大家只能紧挨着,肩膀碰肩膀,翻身都有点困难。

此时已是晚上十二点了,老师把灯关了顿时之前的吵闹声荡然无存,只有大家的酣睡声,和房外的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