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 > 阅读训练

爱莲说阅读答案

时间:2023-01-14 15:16:02 作者:小豆丁 字数:4894字

我们马上就要学习《爱莲说》这篇文言文了。语文网小编今天推荐的是:爱莲说阅读答案。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这篇爱莲说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副词,很]蕃[fān,多]。晋陶渊明独[副词,只]爱菊。自李唐[唐代皇帝都姓李,故称唐朝为“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我]独爱莲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出淤[水中污泥]泥而[连词,表转折,却]不染[沾染,污染],濯[洗涤]清涟[微波]而不妖[妖治,艳丽],中通外直,不蔓[蔓延]不枝[生出枝节],香远益[更加]清[清香],亭亭[耸立的样子]净植[树立],可远观而[连词,表转折,却]不可亵[亲近而不庄重]玩焉[语气词,哪]。

予谓[认为]菊,花之[结构助词,的]隐逸者也[表肯定语气];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有道德的人]者[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人(事物)”]也。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唉”]!菊之[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爱,陶后鲜[xiǎn很少]有闻;莲之爱,同[如同,像]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副词,应当]乎众矣[语气词,表肯定]。

1. 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 比喻志洁行廉,德声远播的句子是: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只能在远处恭敬的观赏,而不可近前玩弄的句子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本文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品德高尚的人。

3. 陶渊明爱菊的原因:菊,花之隐逸者也,世人爱牡丹的原因: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我”爱莲的原因是:莲,花之君子者也。作者写莲花可爱形状的目的是: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品德和情操。

4. 作者写菊花和牡丹的目的是:通过对三种花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以菊花作陪衬,突出莲的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5.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不同花的喜爱,表明了他们不同的生活态度,如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了他追求隐逸(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了世人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

6. 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7. 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8.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9. 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1) 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2)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寄意着着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的思想感情。

10. 短文赞扬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

[答]这两种观点各有道理。两种观点实际上讲的是人与环境(或社会)的关系问题。一个人如果自持力强,能不受环境影响,就可以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保持自己的高尚情操。反之,一个人如果自持力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就有可能跟着坏人学坏人,也就是“近墨者黑”。

11. 下面这段话蕴含了君子哪些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答]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这篇“爱莲说阅读答案”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希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