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用他的一生都奉献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建设上,2021年袁隆平离开了我们,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2021向袁隆平同志致敬心得体会,有需要的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
2021向袁隆平同志致敬心得体会一
袁隆平与世长辞,全国人民悲痛不已,以各种方式表达对他的追思与缅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袁隆平同志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向袁隆平同志学习。
斯人已去,巨星陨落。在表达沉痛哀思的同时,关键要学习弘扬袁隆平同志身上的高贵品质和崇高风范,立足本职工作岗位,砥砺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断拼搏,开拓前进。
学习弘扬袁隆平的高贵品质。袁隆平的一生始终心怀祖国和人民,从小他就立志要当一名农业科学家。19岁的他义无反顾地选择报考农学系,从西南农学院毕业之后,他主动扎根基层,当一名农校教员。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与挫折,袁隆平始终没有忘记作为一名农业科学家的初心使命。他把自己的青春和年华献给了毕生追求的杂交水稻事业,他把心血与汗水献给了一方稻田。袁隆平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却熠熠闪光。我们缅怀和纪念他,就是要学习他这种从小立志为国为民的博大情怀,就是学习他矢志不渝追梦筑梦的高贵品质。
学习弘扬袁隆平的崇高风范。“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一生获得了各种荣誉与奖励。面对鲜花与掌声,他始终“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梦想,他一辈子躬耕田野,无论是在青春年少时,还是在功成名就时,或者是在耄耋之年,始终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下田,既是袁隆平对年轻人的第一位要求,也是他自己一辈子的追求。面对新时代的新任务,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广大科技工作者,我们要主动扎根基层,始终坚守工作岗位,心怀祖国与人民,脚踏实地,把业绩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用实际行动交出一份新时代的精彩答卷。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全国各地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们要把学习袁隆平的高贵品质与崇高风范作为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公开课,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赓续袁隆平身上的宝贵精神,始终保持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2021向袁隆平同志致敬心得体会二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谁,一个能养活亿万中国人的男人。袁隆平领导的团队开发的杂交水稻拯救了很多人。这个本该受到大家尊重的英雄,却输给了这个逐渐扭曲的时代。
一个名为“YCY获得年度有影响力的中国表演艺术人物奖”的热搜在热搜列表中排名第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袁隆平爷爷因为买了两部华为手机被网友骂。一个是当红的交通明星,一个是为国奉献了大半辈子的英雄。掌声和鲜花来自令人愉快的“应得”和“应得”。一个被诅咒用自己的钱买了两部手机。虽然这两件事没有直接关系。但是真的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在当今这个网络名人流量明星层出不穷的时代,无数人都为他们疯狂。一直盯着他们,给他们列清单,刷人气,吼其他粉丝。我不讨厌幸运的人,因为运气也是一种能力。但我认为,一个人运气好,就能获得“有影响力的中国人”的称号。然后,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影响中国。运气好?也许你说她在努力。是的,我们承认。但是她是以偶像的身份出道的,现在又拿了这个奖,那她肯定有大作了。能站起来的杰作。才配得上她现在被送去的高度。
不过,看看我们爷爷袁隆平。我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国家做贡献,但没有人关注或称赞我的所有成就。他们不知道袁隆平爷爷得了未来科技奖,也不在乎老人英语说得流利。他们甚至诅咒他。他们说袁隆平有别墅,豪车,两部华为手机。他贪财,变了,不会再为国家做好贡献了。在他们眼里,如果你是科学家,你一定很穷。不然就是贪财改了。
他们从来没有认真了解过事实。袁隆平的别墅是国家给的。因为他对国家的贡献,因为他是科学家。他活该。而老人只把这座豪华别墅当成办公场所,在这里可以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至于豪车,他只是看了看,摸了摸,然后就说他贪污了。他们不知道老人只有一辆旧滑板车。这两年腿脚越来越差,才坐上轮椅。
都是为了国家。主人公老了,但内心火热的灵魂还在燃烧,还年轻,对国家和梦想充满了热爱。还有,两个华为也不是很贵,就算是普通人也可能有两个手机。而且这两个还没有一个苹果x贵,他是一个做出了无数贡献的科学家。这样过分吗?我无法理解现在的社会趋势。只是觉得这些活着的英雄在慢慢消失,不是说他们不存在,而是很多人看不到他们。
中国的枕木太多了。他们自以为很清醒,却做着最迷茫的事,活在自己认为的世界里,认为一切都是对的。这比失明还糟糕。是心脏盲。
2021向袁隆平同志致敬心得体会三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被公认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股票”是中国股市唯一的流通股。但是,我们第一次见到我们的校友,第一印象就是他太普通了,有点像一个从山村出来的农民!你看他肤色那么黑,身体那么瘦,皱纹那么深。
记得有一次,一个画报刊登他的照片,编辑把照片下面“农民丰收后的喜悦”这几个字错配了。虽然这是出版界的小意外,但也说明袁隆平太像农民了。他走在街上,真的属于那种很快就会淹没在人群中的人。
“谈杂交水稻”是袁隆平向母校汇报的题目。这个话题似乎也很常见,没有任何修辞的运用,也没有任何学术上的卖弄。但我们深深知道,这个看似平凡的话题背后,有太多不平凡的。
1978年,袁隆平和他的七口之家被木板挤在与澡堂隔开的两个潮湿发霉的茅舍里,还不时遭受“为教学发愁,想歪门邪道”的冷嘲热讽。但在这种背景下,他对杂交水稻的研究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普通人能做到这一切吗?
我们手捧鲜花簇拥着袁隆平,涌向他的演讲厅。我们那么热情,不比追心目中最红的明星差。我们知道,我们可能没有完全理解他说的“杂交水稻”,但我们会用心去领悟大师说的每一句话。
他的第一句开场白是:“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够了,哪怕我们只懂这句话,也够了!从袁隆平身上,我们知道了平凡与伟大的关系。
这也是校友袁隆平给我们的主要感受,确实够了。
2021向袁隆平同志致敬心得体会四
2021年5月24日,注定是值得铭记的日子。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遗体送别仪式,在湖南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举行。“我盼行至您的梦里,良田万里,禾下乘凉”“知道他走了,一定要来送送他。我们种田的,对他有感情”……各地群众手持鲜花赶来吊唁,其中不乏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他们脸上有泪,眼中有光。
人世间,“吃饭的事情”,袁隆平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件的事情。对中国人来说,“袁隆平”三个字,是嵌入百姓粥饭、天下粮仓的重要符号;对全球而言,他的“东方魔稻”“营造了一个粮食更为富足、粮食安全具有保障的更加稳定的世界”。
虽然今后无法再看到这位一生为民谋稻粱的耕耘者,但他播在每个人心头的种子,化作千千万万个“他”,蕴含了生生不息的力量。
这种力量,有着爱国为民的情怀。“粮食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我是学农的,我应该在这方面尽我的努力!”在他心中,国家和人民的需求至高无上。
这种力量,有着信念坚定的分量。毕其一生,专注田畴,播撒智慧,收获富足,在千百次的失败中他依然坚信,世界上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战胜饥饿。
这种力量,有着矢志不渝的勇毅。“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他更因此立下收徒“门规”---“你不下田我就不带”。
这种力量,有着勇于创新的担当。充分尊重科学规律,敢于提出设想、勇于探索。从选种、试验、失败,到再选种、再播种、再观察……依据事实、发现真理、验证真理,伴随他的一生。
这种力量,有着朴实无华的品质。他留给人们的印象,总与水稻有关,是一位直到入院前还心心念念要下田看看、绝不愿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中国“老农”。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斯人已逝,风范永存。他留下的“种子”,将在无数后来者和奋斗者的代代传承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今天的中国,一项项代表着科技前沿的成果凝聚着全球关注的目光,同时,在尖端科技领域也有不少“卡脖子”问题,还有一些体制机制障碍阻隔着产学研的深度融合。面对成绩与不足,以自立自强的精神在科技领域不断攻坚克难、闯关夺隘,广大科技工作者需要的正是这种力量,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一切工作都要往实里做,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实践、厚积薄发,用“脚踏实地”的作风成就“顶天立地”的成果。
仰望星空,宇宙中有一颗编号为8117的“袁隆平星”光芒闪耀。未竟的事业,科学的价值,我们定会坚守,定去拼搏,定将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天地。
以上,就是本站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1向袁隆平同志致敬心得体会全部内容,本站一直关注学习资料,为大家提供优质文章,更多内容请各位同学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