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三十首·二十一

论诗三十首·二十一朗读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醻无复见前贤。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窘步相仍:窘步,迈步迫促。相仍,相沿袭。这里指以诗唱和酬答时次韵诗受到别人诗韵脚的束缚,不能自由表抒己意。古人有用诗歌相互酬答唱和的传统。起初,和诗时只要和意即可,和诗的体式、韵脚都不用顾虑。但是后来,却发展为和诗必须用所和之诗的韵,这称为和韵。和韵有同韵与次韵之分,同韵,是韵同而前后次序不同;次韵,是韵同且前后次序也相同。这种方法源于元白,皮日修、陆龟蒙也这样写,到了宋代苏轼、黄庭坚后,和韵次韵盛行,成为诗的一种体式。

  这首诗是批评诗歌酬唱中的和韵风气。由于这种次韵酬唱的诗往往受到原诗韵脚的拘束和词义的限制,使作者不能自由地抒发自己的心迹,反要俯仰随人,窘步相仍,因此,元好问对这种诗风给予了辛辣讽刺,指出其“亦可怜”。要求诗人应该象庾信那样“纵横自有凌云笔”,大胆自由抒发自己地真性情,不要做随在别人后面的亦步亦趋的可怜虫。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元好问朗读
()

猜你喜欢

白旄持节使单于,万里风烟十载余。

柳毅不行沙漠路,却凭归雁为传书。

()
方广德

涂林疏树自离离,入眼红肤总不遗。若为连珠过沈约,何来新筑伴潘尼。

金房半坼珠骈落,霜叶平翻玉并欹。还记葡萄槎上种,折来那不称同时。

()
金鉴才

野梅如雪缀寒条,梦断孤山月已凋。锦色千重应物累,春愁一点许君消。

贪泉穿石真迷眼,细柳经风竟折腰。不觉只今林下客,青毡自拥话前朝。

()
李能哲

故人似春色,新岁到山家。一笑坐拈酒,满园行看花。

别来多旧好,老去更天涯。且喜诗情健,同吟对落霞。

()
释法薰

腰石碓坊舂,不识一丁字。无树亦无台,犹传钵袋子。

()

李綯

收得桑榆归物外,种成桃李满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