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的“螺蛳”,其实是指方形环棱螺,又名方田螺。它们多栖息于腐殖质较多的水底,如浅浅的稻田、小水沟,以藻类及其他植物的表皮为食,在全球各地均有分布。
还有一种“螺蛳”是我国的特产,分布在云南省的各个池塘、小河、湖泊里。它和方田螺的亲缘关系较近,在各方面都很相似,不过仔细分辨还是有所差别。
除了生存习性,在长相上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个头了。方田螺的外壳较薄,螺旋形,壳面呈黄绿色到黄褐色,表面有环棱。而云南特产的螺蛳南螺蛳的外壳较坚厚,圆锥形,壳面呈黄褐色或深褐色,螺层有7层,表面不像田螺那样光滑,会有明显的生长纹及较粗的螺棱。不过分辨它们意义不大,好吃就行。
螺蛳粉中原来是没有螺蛳的,只是因为加入了用田螺肉熬成的螺蛳汤而得名——螺蛳粉。
螺蛳汤多由田螺熬制而成,汤中使用的田螺多为方形环棱螺。在江浙一带,这种田螺俗称“螺蛳”。
——螺蛳的尾巴里常有一团不可名状的乌漆嘛黑的物质,是什么呢?
——是内脏团。
螺蛳的尾巴里是肠道、消化腺、肝脏和生殖腺等器官组成的内脏团。排泄、消化等功能就是通过这些黑黑黄黄的部分完成的。
熬煮螺蛳汤的时候,螺蛳会去尾,在各种香料熬煮数小时之后,螺肉基本融化在汤里了,已经没有了食用价值。但是那一口鲜味,还是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