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读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chāng ]

读音:chāng

拼音:chang

简繁:菖

五笔:AJJF

五行:木

部外:暂无

五笔:AJJF

笔画:11画

吉凶:暂无

仓颉:TAA

结构:上下

郑码:EKK

四角:44606

区位:6137

统一码:83D6

异体字:

英汉互译:iris,sweet flag,calamus

笔顺:横、竖、竖、竖、横折、横、横、竖、横折、横、横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2695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zuidu.com

起源

菖姓主要源自:妊姓。

菖姓菖姓起源一

菖蒲是多年生天南星科挺水草本,叶出自地下根茎,线形剑状,野生叶长可至一米二,叶宽可达两厘米半,两面的中肋隆起。肉穗花序可达八厘米长,花被六枚,雄蕊六枚,雌蕊柱头单一。菖蒲是中医传统入药植物,味辛温,入心、肝经。功能化痰湿、开窍、和中辟浊。中医传统用来治疗痰湿蒙蔽清窍,或高热引起神昏,及癫狂,痴呆,耳鸣耳聋,噤口痢,风寒湿痹,咳逆上气,明耳目,治失声,瘫疮,通淋。另外菖蒲还有两项特别的功能:一是能够抑制胃肠异常发酵辟浊止痛,就是治疗胃肠涨气疼痛;二是用袋盛浸酒,可治肾虚耳鸣。但和所有的天南星科植物一样,日服用量不得超过三钱(十五克),多食会中毒,主要症状表现为对皮肤、口腔、肠胃道和泌尿系统的过度刺激和伤害,如皮肤红肿、发炎、糜烂、粘膜刺激、呕吐、腹泻、尿血等。新鲜菖歜脆生生的,有点似荸荠,多嚼口中微有辛辣感,但没有荸荠的甜味。许多人以为是周文王姬昌喜爱吃昌歜,其实《左传》中记载的根本不是周文王,周文王所居之周地根本就没有菖蒲这种南方植物,而是楚文王熊赀,他非常喜爱嚼食昌歜。楚文王十四年(公元前676年)秋,楚文王攻巴不逮,令尹不许其回国,楚文王无奈,在第二年(公元前675年)农历6月回攻位于淮河上游的黄国,胜后撤兵将至郢都时,在一个名为渊(今河南内黄)的地方暴病而死,估计就是食用“昌歜”过量而累积中毒而亡。自古以来,在江南楚文化中,在每年的端午节都要在家门框上方悬挂用蒿艾和菖蒲捆扎的植束。楚人认为,蒿艾是神,菖蒲是刀,端午节在家门前挂上一束,可以驱邪斩魔,家道昌盛。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全年四大节之一。农历5月阳气至旺,是毒月,5日是毒日,5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因此古人将端午节又称作“五月端”。农历5月是一年中整个热天的开端,毒虫蛇蝎开始活跃,鬼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特别是会给无所顾忌又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所以必须在农历5月端这天集中地为孩子消灾防毒。也有说法,说是为了纪念人类始祖女娲,“娲”与“娃”同音,因此,人们又把端午节说成是“小孩节”或“娃娃节”。过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部分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畲族、拉祜族、水族、纳西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仡佬族、锡伯族、普米族、鄂温克族、裕固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纪念女娲说等等,诸说皆各本其源。据近现代学者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以及诸多专家考证,端午节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楚国的屈原祭祀节日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2005年11月24日,韩国申请“端午祭”,居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韩国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此一来,中国人居然两千年来一直在过“韩国的端午节”——这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极大讽刺,也是中国政府对中华文化遗产严重缺乏保护意识的一次及其深刻的教训。

由于端午节根本就离不开菖蒲(韩国地域亦无自然生长的菖蒲),纪念屈原的粽子也是由菖蒲叶所包,因此楚国有许多人皆以菖蒲为姓氏,称菖氏、蒲氏,世代相传至今。

菖姓菖姓起源二

源于妊姓,出自五代十国时期昌氏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分为四母所生,分化成十二个胞族,分别姓姬、姞、酉、祁、己、滕、箴、荀、妊、僖、嬽、依,昌氏是其中妊姓的后裔子孙,其氏世代沿袭至今。分自妊姓的昌氏人家,后来主要繁衍于河南的汝南和山东与江苏交界的东海一带,根据史籍《万姓统谱》的记载,中国的昌氏、菖氏要数岭南地区最多,就是现在的两广地带。

该支菖氏,当为唐朝末期至五代十国战乱时期为避战乱,在“昌”氏字上加“艸”字头,改为同音“菖”字所致。

菖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则未列入当局“内政部”民政总署在2005年(民国九十四年)2月28日对台闽地区姓氏进行的统计程序,多以汝南、东海为郡望,主要分布在两广地区和江苏省的徐州地区。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元至元三十年(癸巳,公元1293年)改蔡州为汝宁府,成为河南行省八府之一。明沿元制,明成祖朱棣封藩四子于此,称崇庄王,在此传十一世。清朝时期仍为汝宁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府,改为汝南县。民国十三年(甲子,公元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导专员公署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设汝南专署,1950年建汝南市,1951年市合并于汝南县。现为汝南县即汝南县城,隶属驻马店地区。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①治所在郯邑(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②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③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汝南堂:以望立堂。

东海堂:以望立堂。

一、chāng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永济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新编千家姓》亦载。

二、

综合: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安徽淮南有此姓。

历史名人

郡望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元至元三十年(癸巳,公元1293年)改蔡州为汝宁府,成为河南行省八府之一。明沿元制,明成祖朱棣封藩四子于此,称崇庄王,在此传十一世。清朝时期仍为汝宁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府,改为汝南县。民国十三年(甲子,公元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导专员公署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设汝南专署,1950年建汝南市,1951年市合并于汝南县。现为汝南县即汝南县城,隶属驻马店地区。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①治所在郯邑(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②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③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汝南堂:以望立堂。

东海堂:以望立堂。

一、chāng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永济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新编千家姓》亦载。

二、

综合: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安徽淮南有此姓。

姓氏源流

一、chāng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永济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新编千家姓》亦载。

二、

综合: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安徽淮南有此姓。

堂号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元至元三十年(癸巳,公元1293年)改蔡州为汝宁府,成为河南行省八府之一。明沿元制,明成祖朱棣封藩四子于此,称崇庄王,在此传十一世。清朝时期仍为汝宁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府,改为汝南县。民国十三年(甲子,公元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导专员公署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设汝南专署,1950年建汝南市,1951年市合并于汝南县。现为汝南县即汝南县城,隶属驻马店地区。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①治所在郯邑(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②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③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汝南堂:以望立堂。

东海堂:以望立堂。

一、chāng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永济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新编千家姓》亦载。

二、

综合: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安徽淮南有此姓。